锅炉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包括三个过程,燃料的燃烧、烟气向水的传热过程和水的汽化过程,这三个过程在锅炉中同时进行。
1、 燃料的燃烧过程
不同的燃烧方式其燃烧状况有所不同。以链条炉排锅炉为例,其燃烧设备为链条炉排。燃料在加煤斗中借自重下落到炉排面上,炉排借电动机通过变速齿轮箱减速后由链轮来带动,链条炉排犹如运输机,将燃料源源不断的带入炉内。燃料在炉排上一面燃烧,一面向后移动;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由鼓风机通过风道及炉排下部的风仓,向上穿过炉排到达燃料层,进行燃烧,形成高温烟气。燃料最后烧成灰渣,在炉排末端翻过除渣板(俗称老鹰铁)后排出,这整个过程称为燃烧过程。当然,为了锅炉燃烧的持续进行,需要连续不断地供应燃料、空气和排出烟气、灰渣,为了环保的要求,还须对烟气进行除尘处理,为此,需配置鼓风机、引风机、运煤出渣设备及消烟除尘设备。
2、 烟气向工质(水、汽、导热油等)的传热过程
由于燃料的燃烧放热,炉内温度很高。在炉膛的四周墙面上,都布置一排水管,俗称水冷壁管。高温烟气与水冷壁进行强里的辐射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管内工质。继而烟气受引风机、烟囱的引力而向炉膛上方流动。烟气出烟窗(炉膛出口)并掠过防渣管后,就冲刷蒸汽过热器----一组垂直放置的蛇形管受热面,使锅(汽包与水冷壁)中产生的饱和蒸汽在其中受烟气加热而得到过热。尾部烟道内依次布置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经多级传热后的烟气最后排出锅炉。
3、 水的汽化过程
水的汽化过程也是蒸汽的产生过程,其主要包括水循环和汽水分离过程。经过水处理的锅炉给水由给水泵加压,先经过省煤器而得到预热,然后进入汽包。
锅炉工作时,汽包中的工质是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汽水混合物。位于烟温较低区段的对流管束,因受热较弱,汽水混合物的比重较大;而位于烟气高温区的水冷壁和对流管束由于受热较强,相应地汽水混合物的比重较小;从而比重大的汽水混合物则往下流入下锅筒,比重小的汽水混合物则往上流入上锅筒,这就形成了锅内的自然循环。此外,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水循环和进行流量分配的需要,一般还设有置于炉墙外的不受热的下降管,借以将工质引如水冷壁的下集箱,而通过上集箱上的汽水引出管将汽水混合物引入上锅筒。
借助上锅筒内装设的汽水分离装置,以及在锅筒本身空间的重力分离作用,使汽水混合物得到了分离;若有过热器,则蒸汽在上锅筒顶部引出后进入蒸汽过热器中,而分离下来的饱和水仍回落到上锅筒下半部的水空间。汽包中的水循环,也保证了与高温烟气相接触的金属受热面得以冷却而不会烧坏,是锅炉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必要条件。而汽水混合物的分离设备则是保证蒸汽品质和蒸汽过热器可靠工作的必要设备。

相关产品

查看全部产品
知识百科
类型筛选
锅炉类型:
额定容量:
燃料:
tel
迪森7*24小时服务热线
0519-86600666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查看全部资讯
2022-12-27
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以超前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到2030年达到生产1200吉瓦生态清洁能源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据预测,2022年至2027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即使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5年仍将继续增长。 美国之音近日报道称,中国光伏产业10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全球光伏组件生产中心已经由欧美转移至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第一大国,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新兴国家印度和巴西同样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产能已经领先全球市场。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发展较具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四大类。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其中,水电新增1590万千瓦、风电新增192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2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6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9%、16.8%、45.8%和2.3%。同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94万亿千瓦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过去10余年间,中国风能、太阳能产业得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相关。经济层面,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能、太阳能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具有全球领先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能源自主性、独立性、安全性显著增强。社会层面,近年来,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不断增长,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改善环境最核心的环节。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成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改善。国际层面,近年来,中国日渐重视减碳国际责任。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系列配套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该领域进入发展
2022-12-27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全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依据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实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12月21日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工作原则 目标导向
2022-12-27
近日,黑龙江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三部门联合发布《黑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动一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 到2030年,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优化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 黑龙江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动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根据《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共黑龙江省委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省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黑龙江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定位推进工业强省建设。“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超额完成工业增长目标。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轻重工业比例持续改善,传统优势产业不断优化,“新字号”进一步壮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集群式成长初见规模。 工业能效和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17%。支持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98个,实现减碳量143万吨。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全覆盖,淘汰落后机电设备1683台套。对388家工业企业实施节能诊断服务,挖掘节能潜力106.6万吨标准煤以上。 绿色制造体系初具规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8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14种,认定国家绿色数据中心4个,建成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2项。培育省级

迪森图库

查看全部图库
2022-01-05
2022-01-04
2022-01-04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电话咨询
0519-866006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