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

我国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余热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 17%~67%,其中可回收率达 60%。余热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在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
余热锅炉是余热发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根据用途不同,余热锅炉可细分为电站余热锅炉和工业余热锅炉。相对电站余热锅炉,工业余热锅炉运行环境恶劣,设计、制造工艺较为复杂,多为非标产品。

产品中心
类型筛选
锅炉类型:
额定容量:
燃料:
tel
迪森7*24小时服务热线
0519-86600666
联系我们

行业解决方案

查看全部解决方案
酒店采暖&热水
2022-02-27
随着我国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内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国内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改善,旅游休闲成为时尚,为国内酒店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截止2021年1月1日,我国共有酒店业设施27.9万家,客房总署1532.6万间。 工业锅炉在酒店宾馆的正常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酒店宾馆的统一采暖、热水供应,以及供给洗衣房和厨房的蒸汽,都由锅炉提供坚实保障。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政府对环境保护方面愈加重视,大力推进对环保锅炉的使用,其中燃油燃气锅炉成为酒店行业的主要选择。
电子制造供热
2021-12-27
全球电子产业在经历了家电、PC 和移动终端引领的多轮创新浪潮后,即将迎来以 AI 和 IoT 为主导的智能硬件新时代。中国凭借逐步完善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生态圈,正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中心!中国的电子企业随着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已由最初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升级为在成本、资金、供应链、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均具备全球领先实力的厂商,已形成全产业链的全面优势。在半导体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领域,中国均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结构。 中国企业在触摸屏、面板、电池等多个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而在其他领域也正逐渐缩小与全球龙头的差距,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制药高温消毒
2021-12-27
世界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经济复兴时期。药品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刺激了制药工业在20世纪50年-70年代以较高的速度蓬勃发展,各个治疗领域的新药不断问世。面对前景广阔的医药市场,发达国家加大了医药研发的投入力度,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来迎接国际药品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目前世界医药市场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分天下的局面。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药需要用大量的工业蒸汽和纯蒸汽对原材料、器械和设备进行高温灭菌。

新闻动态

查看更多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跑全球
    2022-12-27
    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以超前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到2030年达到生产1200吉瓦生态清洁能源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据预测,2022年至2027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即使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5年仍将继续增长。 美国之音近日报道称,中国光伏产业10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全球光伏组件生产中心已经由欧美转移至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第一大国,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新兴国家印度和巴西同样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产能已经领先全球市场。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发展较具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四大类。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其中,水电新增1590万千瓦、风电新增192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2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6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9%、16.8%、45.8%和2.3%。同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94万亿千瓦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过去10余年间,中国风能、太阳能产业得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相关。经济层面,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能、太阳能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具有全球领先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能源自主性、独立性、安全性显著增强。社会层面,近年来,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不断增长,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改善环境最核心的环节。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成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改善。国际层面,近年来,中国日渐重视减碳国际责任。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系列配套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该领域进入发展
  •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22-12-27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0%,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全文如下: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依据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实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经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2年12月21日 湖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工信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工业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源头削减、严格过程控制、优化末端治理,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 (二)工作原则 目标导向

知识百科

查看更多
在线客服
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微信联系
电话咨询
0519-86600666
返回顶部